你知道吗?古晋不只是哥罗面的故乡,更是一座藏着百年面食记忆的城市。
✨ 在地经典,大埔面✨
哥罗面这个名字,源自粤语“干捞面”,直到2000年后才广为人知。但其实,哥罗面极有可能源自更早出现的大埔面!
📜 百年前的味道,从亚答街开始
早在1910年代,一位大埔妇女“黄陶嫂”就在亚答街卖起了家乡面食,把大埔味道带进古晋人的早餐里。到了1925年,16岁的丘绍业先生从广东大埔远渡重洋,来到古晋靠卖面维生。他曾扛着扁担沿街叫卖,还用竹片敲击吸引顾客。后来,他在大井巷租档口开店,传承家乡的大埔面与老鼠粄。
🥢 从大埔到古晋,一碗腌面的跨海旅程
在广东大埔,这道面被称为“腌面”,是当地客家人每天的早餐。使用手工竹升面,拌入葱油、酱油、鱼露、白醋和猪油渣,简单却香气四溢。直到今天,丘家大埔面的做法依旧保留传统味道,让人在一口面中尝到跨越百年的情感。
❤️ 一碗面,一段南来奋斗史
丘家大埔面不只是一碗面,更是一段扎根古晋的客家故事。在亚答街的晨曦中,那熟悉的香气依旧温暖着一代又一代食客的心。
📍 下次来到亚答街,记得吃一碗“大埔面”,感受这座“面食之城”的温度。
资料来源:星洲日报
Comments (0)
Be the first to write a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.Writ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