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晋|印度街其实里面还藏有5条通道】🕌✨
走进India Street,别只期待咖喱香、纱丽与印度音乐。第一次踏入的人常会惊讶:这里更像一条多元族群融合的老街——华人、印裔、土著商家并肩经营,烟火气与人情味交织在百年街景里。

🌿 小历史,一眼看懂
• 约1850年:印籍穆斯林迁入低洼沼泽地,搭起高脚亚答屋,经商扎根。
• 19世纪末:第二任白人拉惹 Charles Brooke 重新规划,双层砖瓦店屋出现。
• 1928年:因印裔聚居,“Kling Street” 正式易名为“India Street”。
• 1992年:改造为步行街,成为古晋最具代表性的老街区之一。
(如今“印度街”虽名仍在,但商家族群更为多元。)

🧭 5 条通道=5 段时光隧道

1.玻璃边街 Jalan Court House → 旧法庭 Old Courthouse
抬头看那面三层楼高的壁画:华裔布商黄奕芋与印裔穆斯林布商 Sayed Ahmad。转入1870年落成的白色英式建筑群——昔日行政、司法中枢,如今化身餐饮与文化空间。点杯下午茶,让时光慢下来。☕️

2.团结门牌楼一带 → 露天巴刹 Open Air Market
走到马吉街、甘蜜街与印度街的交汇处,别被“露天”误导——它其实有屋顶😄。旁边还有 Tower Market(前身为消拯局遗留瞭望台)。来一碗古早味五味汤,或一杯亚答糖(Gula Apong)冰淇淋,甜甜开启老古晋味觉记忆。🍜🍦

3.万福巷 → Borneo Art Mural
电星大厦后巷的彩绘墙超好拍:展翅犀鸟、蓝色大巴…每幅都藏着古晋人的集体记忆。相机准备好,随手一张都是明信片。📸

4.开裕巷 → 咖啡香与中央警察总部
墙上两幅大型壁画重现昔日小贩沿街叫卖的热闹。这里也被称作沙篱巷、棺材巷或鸦片巷——点一杯闻名的“鸦片咖啡”,听一段老街故事。走出巷口即见1931年建成的中央警察总部,名称保留下来,见证城市变迁。🚔

5.Indian Mosque Lane(瘦人巷)→ 古晋市清真寺
贴墙侧身而过的小弄,安静得像与世隔绝。左侧可见1834年木制清真寺——老古晋口中的“印度清真寺堂”,也是如今河滨公园“古晋水上清真寺”的前身。出巷时鼻尖再度被咖喱与香料唤醒:原来,印度街的味道藏在这里。🕌

——
✅ 逛街小贴士
• 动线建议:旧法庭 → 印度街 → 5 条巷弄 → 河滨公园,边走边拍。
• 最佳时段:清晨或傍晚更舒适,避开正午曝晒。
• 礼仪提醒:进入宗教场所衣着端庄、轻声慢行,尊重礼拜与居民作息。
• 逛吃清单:五味汤、亚答糖冰淇淋、烧包、古早味咖啡;布匹与日常小店也值得慢慢淘。

当你再访印度街,放慢脚步,让每一块砖瓦与每一条小巷替你讲故事。
📌 收藏这篇指南,下次按图打卡;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心中的“印度街味道”!
Date: August 13, 2025
Comments (0)
Be the first to write a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.
Men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