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办公室里,很多人习惯随口说一些“玩笑”,但你知道吗?对方可能真的一点也笑不出来。🥺
一名女子在Threads上分享,她长期被同事调侃饮食习惯,结果让她越来越自卑。
比如有一次,她买了炒米粉和几块糕点,才吃了一块糕点,同事就走过来说:
👀 “哟,又在吃啊?刚才不是才吃炒米粉吗?”
这种话不是第一次,而是一次又一次。
她坦言,自己微胖,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别人拿“吃得多”开玩笑。每次同事这样说,她都觉得自己被讽刺“胖就是因为吃”。这种刺耳的“调侃”,就像一根针,扎进心里。
终于有一天,她鼓起勇气说:
👉 “A姐,以后请不要这样讲。我从小常被笑吃很多,所以听到这些话真的很难过。”
同事这才慌忙道歉,说她没那个意思,只是很“佩服”她能吃得下。对方还解释自己太瘦,反而想增胖。可是,当下办公室瞬间安静,安静到像开了葬礼一样。😶
这件事被分享到网上后,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共鸣:
💬 “我也常被同事笑,‘哇,这么早就吃椰浆饭’,其实心里很不舒服。”
💬 “有个朋友每天都要对我吃的东西发表意见,‘哇,吃甜甜圈啊’,听久了真的很厌烦。”
💬 “没错,我很胖,我自己知道,但不代表你有资格评论我的食物。”
其实,这种情况很多人都遇过:
有人说“哇,你又吃宵夜了?”
有人说“难怪你瘦不下来。”
甚至有人说“你这样吃会不会太夸张?”
可是,你知道吗?饮食习惯是很私人的事,它跟体型无关,更不应该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话。
对方自以为幽默的一句话,可能勾起一个人长久以来的伤痛。
⚠️ 在这个讲求“体态焦虑”的社会,很多人已经承受了很大的压力。我们从广告、社交媒体、甚至家人口中不断听到“你要减肥”“你太胖/太瘦”。当这些声音连在日常工作环境中都无法避免,对当事人来说,就是一种无形的霸凌。
👉 所以,下次在开口之前,先问问自己:
这句话,是善意的关心,还是无心的伤害?
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在享受食物的权利,不必为别人的眼光和评论而感到羞耻。 💙
Comments (0)
Be the first to write a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.Writ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