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香港和台湾的台风都特别猛烈💨,每次新闻一播到那些“奇奇怪怪”的名字,心里都会冒出问号:为啥有的叫「浣熊」,有的听起来又像甜品?🤯
其实,台风的名字背后有一整套国际规则和故事!今天就带大家涨点冷知识~👇
✨ 台风名字从哪来?
台风的名字不是随便乱取的,而是由「台风委员会」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的。一共有大约 140 个名字,依顺序循环使用。只要在西北太平洋或南海生成了达到热带风暴级别以上的气旋,就会依次套用。
✨ 严重灾害 = 名字退役
如果某个台风带来了严重灾害或人员伤亡,它的名字就会被「除名」⚠️。之后,由提供该名字的国家或地区补上一个新名字,以此既避免混淆,也算是一种对灾害的历史记忆与尊重。
✨ 近期台风名字小科普
🌬️ 桦加沙:菲律宾提供,意为“快速移动”,2025年首次出现,用来取代造成严重灾害的2019年台风“海贝斯”。
🦝 浣熊:韩国提供,指的就是那只黑眼圈的小动物,象征灵巧与机敏。它在2008年、2014年都出现过,这次又回归啦!
🍡 博罗依:泰国提供,灵感来自泰式甜品 Bualoi(椰奶小丸子),光听名字就很可爱对吧?
下次再看到台风名字时,你就知道它们背后的“秘密身份”了😉。
👉 你觉得哪个台风名字最有趣?快留言告诉我吧!
Comments (0)
Be the first to write a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.Writ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