✈️【关于古晋机场的故事】
1950年9月26日的古晋,下着小雨的朋尼逊路却异常热闹——汽车、巴士、脚车排成长龙,人们不畏风雨,只为见证一场历史性时刻:古晋机场正式启用!

这座机场造价约60万元,1948年动工,是二战后砂拉越的第一项大型工程。跑道全长1372公尺,搭配L形航站大厦、控制塔、候机室、海关办事处、货运中心和消防站,当时号称是砂、沙地区最先进的机场。开幕当天,雨停了,殖民地总督艾贝尔爵士亲临主持典礼。

🌏 砂拉越的飞行梦
砂拉越的航空记录可追溯到1922年,当时布拉甲居民亲眼目睹飞艇从天而过;1924年,古晋旧法庭揭幕礼上,英国皇家海军战舰派出水上飞机飞临助兴;1928年,拉者政府更购入“勤王号”和“维纳斯”两架水上飞机,试图开拓航空交通。虽然“勤王号”不幸坠毁,但砂拉越的飞行梦从未停止。

1935年,朋尼逊路的草地跑道启用,1938年迎来第一架飞机降落。二战时期,跑道因战事遭轰炸,战后则迅速恢复与扩建。1950年的新机场正是因应航空需求而诞生。

📈 机场的成长与转型

1954年:机场一年内已有1550架次飞机起降,乘客人数超过1万3千人。

1959年:跑道延长,适应更大型的飞机。

1970年代:联邦政府采纳加拿大顾问团建议,扩建为国际机场。

1983年:全新航站楼启用,耗资3500万令吉。

2006–2008年:航站大楼与跑道大规模翻新,成为今日的古晋国际机场。

🌟 从1922年的飞艇轰鸣,到2006年全冷气设备航站楼的落成,古晋机场不仅见证了砂拉越航空事业的发展,也承载了几代人的飞行记忆。

来源:星洲日报
Date: September 26, 2025
Comments (0)
Be the first to write a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.
Menu